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超1。25亿人,患病率达11。9%。当糖尿病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时,患者将会面临一系列的并发症。尽管糖尿病至今仍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法治愈,但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延缓发病时间,甚至终身不发病。
日前,由中关村精准医学基金会、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上海市食疗研究会、北京中西医慢病防治促进会主办的第二届上海糖尿病先进技术与治疗论坛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举办。展现糖尿病治疗的高质量发展和新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贾伟平教授在会议上分享了数字医疗-慢病管理的趋势。“鉴于慢病患者人数众多,我国对医疗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即从以往医院的主要功能定位:疑难危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满足于偶发性、急性的医疗的要求,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以人为本的满足慢性病医疗服务需求为主的长期、持续性的一体化医疗服务。在慢病的管理过程中,医患间的关系及沟通方式也向协作式方向发展。不仅是医生为病人作决策,还要提高患者对于自我管理决策及行为的提升,这对健康结果的影响重大。”贾伟平院士表示,随着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医护人员相对不足,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慢性病防控的全人群、全方位、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论坛开幕式中,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沈银忠指出,大会是以新技术为核心的会议,同时表达了对中国糖尿病新技术发展的美好祝愿。
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冯波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传统的内分泌会议更多聚焦在药物与临床治疗的理念。如今,不拘于学科间的互学互鉴,跨界融合让我们在短时间里聚焦和看到行业里真正有价值的创新,智慧和机会的相互碰撞让我们有了更多审视、挑战、定义和赋能糖尿病治疗与管理的深度与广度。”!
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所长高解春教授在“全院血糖多学科综合管理”的主题演讲中表示技术的进步让这一理念具备了可行性。
大门诊小病房模式是国外许多医院内分泌科的主要运行模式,这种运行模式由内分泌代谢疾病的病种诊治特点决定,切合慢病管理的核心理念——让人人成为慢病自我管理者。国际经验结合国内实际,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分泌科作为国内首家实现大门诊小病房运行模式的单位,目前已经取得不错的临床效益和社会满意度。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内分泌科主任赵晓龙教授及其团队就“公卫内分泌大门诊小病房运行模式”为题,分享了包括科室发展、疾病诊疗、慢病全链管理等在内的心得体会及实践成果。
“大门诊”指让患者定期到门诊就诊,通过智能信息化手段掌握疾病的动态信息,并且能够积极开展患者教育,从而督促患者加强自我管理。“小病房”则可以解决在门诊无法完成的检查和治疗,优化院内流程,令患者在最短的住院时间内完成相关检查。在这个过程中,赵晓龙教授强调患者的体验感必须放在首位,这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在科室的环境设计、功能区域的布局以及临床诊治流程的优化中。
例如,通过门诊、病房一体化的设计,将检验、治疗、患教等功能融为一体,提升患者体验。在公卫内分泌科,糖尿病患者通过住院一天,可以不过夜,早上来下午出院,就可以完成普通医院2~3天能完成的检查量,大大方便了患者的个性化需求。对一些内分泌的相对疑难复杂的疾病,比如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通常在很多三级医院,诊疗完成可能需要10多天时间,在这里通过两次门诊,两次一天的住院,就可以完成整个流程。
在赵晓龙看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采用“大门诊、小病房”强化门诊功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搭建更适配的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模式,不仅优化了患者的就诊流程,提高了效率,也有助于提高诊疗效果。对于患者而言,这一模式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实现患者的自我管理。
访问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